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值废科举,兴学堂。邑中士绅梁宗榘等与茂名知县李孔修商谈,呈准用常平仓空地创建学校,募得数万元,于冬季动工,并招收学生120名,分甲乙两班,借近圣书院作为校舍。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学,初授高小学科,由梁宗榘担任总监,定名为茂名中学堂,包括中小学两部。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新校建成,迁入新址,仍借近圣书院作为小学宿舍。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梁宗榘辞职,周梁基担任校长。
清宣统二年(1910年),首届小学甲班毕业。
清宣统三年(1911年),首届中学甲班毕业,辛亥革命爆发,学校短暂停办。
民国元年(1912年),梁应奎继任校长,主持校务。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江楫为校长并呈准定校名为茂名县立中学。
民国四年(1915年),陈嘉谋接任校长。
民国八年(1919年),建教室四间并设置办公厅及教职员休息室,并呈准县学宫归学校,辟作学生运动场及饭堂,购常平仓一所改建学生宿舍及游艺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1日学校遭日寇飞机频频轰炸,学校迁往山美秧地坡再转迁新垌。
民国三十年(1941年),校部再遭日寇飞机轰炸,两边房屋尽毁。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迁回原校,重修校舍。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梁锡英任校长,学校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学校旧照片
1949年,茂名县解放,茂名县女子中学与学校合并,校名改为茂名县第一中学。
1952年,与茂名县第二中学互换校名。
1959年,高州与信宜并县为茂信县,在“一大二公”影响下,曾与高州中学、一中、三中合并为一所中学,学校只办初中部,不久分开,改为茂信县第三中学。
1966——1976年,文革期间,由于“武斗”的干扰,学校的图书、仪器、设施受到严重的破坏。
1968年,学校搬至顿梭公社,并改名为“顿梭中学”。原校被划拨给高州县农机一厂作为职工宿舍。
1972年,县人民政府委派屈伟昌、甘光正等主持复办二中工作,当年秋季招收初中四班。
1974年,学校招收高中生,学制均为二年。
1976年,恢复招收高中二个班(两年制)。
1988年,新建和改建两幢教学楼,共有教室46个。
1990年,学生江有中、苏毅考上清华大学。
1996年,九层综合大楼、三幢男生宿舍、一座学生饭堂等建成,设置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室2个、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电脑室2个、语音室2个、电教室1个等。同年4月,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占地32亩。学校旧址
1997年,学生张道在中考考取高州市总分状元。
1999年,学生古竞在中考考取高州市总分状元。
2000年,学生程健在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取广东省政治科状元。
2002年,学生黄尧达以优异成绩考取广东省化学科状元。
2004年,学生余学强考取广东省体育术科状元。
2009年,学生钟英才、罗一飞、何文桃在高考考取广东省理科基础状元。同年11月,学校新校区正式动工建设,总规划面积560亩。
2011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
高州二中(5张)高州二中校园雕像
创办于1905年的高州市第二中学,原名“茂名中学堂”,是粤西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8年被定为广东省第三批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曾获“教育部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广东省教育科研黄华奖”、“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50多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82人,其中在职研究生25人、中学高级教师58人、中学一级教师138人,有全国先进教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10人、南粤山区优秀教师3人、高州市名校长1人、高州市名教师6人、高州市学科带头人17人、市级骨干教师一批。电子阅览室
1990年以来,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的有2500多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有579人次,获省级奖励的有825人次。学校有国家级课题13个、省市县级课题56个,教科研成果曾获广东省教学科研黄华奖、吴汉良奖、创新成果奖以及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新二中占地560亩,主要分四大区。东是生活区,中是运动区,西北是教学区,西南是休闲区。各区之间,相互独立,十分适宜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现有教学班80多个、师生员工6000多人;各类实验室均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配备,电子阅览室和语音室装有300多台先进电脑,每个教室均配置全新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安装了1000兆主干光纤连接互联网,学校网站可随时让师生获取最新的教学信息和实现远程教学;先进的数字监控系统和优质的校园广播网可确保高质量完成各类考试任务;学校图书室藏书20多万册,随时供师生借阅;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体育场所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占地4000多平方米、外观气势恢宏的学生饭堂,宽阔明亮,可容纳1万多人同 时就餐;公寓式的学生宿舍,整洁舒适,每间宿舍都装有冷热水、风扇、直饮水机和“200卡”电话。标准的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毽球场和400米环型跑道是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校舍一角
新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建设凸显现代化意识与前瞻性意识,成为茂名教育战线的新地标,为学校“市内一流,粤西知名,面向全省,具有开放性、示范性的优质高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名称 | 学校属性 |
高州市第二中学 | 普通公办高中 |
高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 普通民办高中 |
学校各部门年年被评为市县先进,涌现出高州市“十杰”青年赖力、“十佳”少年冯慧丹等先进人物。中考自1989年起,考入重点中学、省一级学校人数连续14年稳居高州市第一名;高考自1984年起,重点线、本科线、学子在读书
省专线上线率连续18年居于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位;1990年江有中、苏毅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1997年和1999年,张道和古劲分别考取高州市中考总分状元;2000年程健考取广东省高考政治单科状元,2002年黄尧达考取广东省高考化学单科状元。2004年余学强考取广东省体育术科状元,《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均作过专门的报道。学科竞赛自1990年以来,有328人次获省以上级别奖励。学校被定为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有国家级课题1个,省市级课题一批;2002年获广东省教学科研黄华奖(集体奖),2003年获广东省教学科研创新成果三等奖。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年年均获面上中学第一名;学校优势项目乒乓球、毽球誉满粤西;学校舞蹈队、合唱团、管乐队多次获得市一等奖。学校参加高州市中学生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年年均获全市第二名,面上中学第一名。传统优势项目乒乓球,共有12人次获茂名市单打冠军,18人次获茂名市双打冠军;学校男女子毽球队年年均获茂名市冠军,2004年代表茂名市参加广东省比赛,获第八名。2005年学校被评为茂名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并被推荐参评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学校舞蹈队、合唱团、管乐队多次获高州市一等奖,2003年参加高州市“广场文艺演出”获特等奖,2004年参加高州市“国庆歌咏比赛”获一等奖,2005年参加高州市“春节文艺晚会”获优秀节目特等奖。
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高考各线上线率连续24年稳居茂名地区非重点中学第一。曾培养出清华北大学子4人、广东高考单科状元6人、高州中考状元2人。自1990年以来,获高州市以上奖励的有2500多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有579人次,获省级奖励的有825人次。
2015年高考再度全面告捷,勇创新辉煌。
上重点线120人,上线率4.372%;上本科线以上1335人,上线率48.631%;上专科线以上2581人,上线率94.03%。其中陈俐彤同学以语文单科138分勇夺高州市语文科状元,凸现了“一个状元、四大增幅、六项第一”:
一:一个状元
1、陈俐彤同学以语文单科138分勇夺高州市语文科状元!
二: 四大增幅
1、上重点线120人,比去年增加16人!
2、上本科A线以上750人,比去年增加22人!
3、上专科A线以上2103人,比去年增加217人!
4、上专科B线以上2581人,比去年增加358人!
三:六项第一
1、体育科重点线、本科线上线率均居高州市第一!
2、文科总分进入前20名人数,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
3、语文单科进入前10名人数,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
4、理科综合科进入前30名人数,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
5、文科综合科平均分184.73分,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
6、文科综合科进入前20名人数,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
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文明单位、治安达标先进单位、治安事故为零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最佳安全文明小区和“无毒社区”,先后涌现出高州市“十杰”青年、“十佳”少年等先进人物;党支部、工会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先进。2005年学校团委会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1990年以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书香校园、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等十几个国家级、省级殊荣。
崇德、博学、强体、卓越
团结、求实、拼搏、进取
爱生、治学、传承、弥新
志远、勤勉、睿智、求新
每年3月15日
校徽
在任时间 | 校 长 | 备注 |
光绪31—34(1905—1908) | 梁宗榘 | 满清举人 |
光绪34—民国元年(1908—1912) | 周梁基 | |
民国元年—二年(1912—1913) | 梁应奎 | |
民国2—4年(1913—1915) | 江 楫 | 两广师范毕业 |
民国4—7年(1915—1918) | 陈嘉谋 | 广东省高等警察学校毕业 |
民国7—8年(1918—1919) | 古懋维 |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士 |
民国8年9月(1919) | 梁大猷 | |
民国8—10年(1919—1921) | 卢家驹 | 两广师范毕业 |
民国10—11年(1921—1922) | 古懋维 | |
民国11—12年(1922—1923) | 程焕球 | |
民国12—15年(1923—1926) | 梁 麟 | 广东高等师范毕业 |
民国15—16年(1926—1927) | 丁宗城 | 广东高等师范本科毕业 |
民国16—17年(1927—1928) | 林振曾 | 国立北京大学法学士 |
民国17—21年(1928—1932) | 周钧举 | 国立北京大学学士 |
民国21—22年(1932—1933) | 林振曾 | 陈亚新代校长半年 |
民国22—27年(1923—1938) | 古绍颐 | |
民国27—30年(1938—1941) | 梁同寅 | 广东高等师范博士毕业 |
民国30—32年(1941—1943) | 丁宗城 | |
民国32—35年(1943—1946) | 梁锡瑛 | 上海复旦大学法学士法国巴黎大学哲学士 |
民国35—37年(1946—1948) | 梁植枢 | 中山大学教育学士 |
民国37年(1948—1953) | 车乘运 | 伍圣瑞、周兆林任副校长 |
年月 | 党支部书记 | 校长 | 副校长 | 备注 |
1949、11—1953、3 | 车乘运 | 伍圣瑞、周兆霖 | 伍圣瑞作军代表接收学校 | |
1953、3—1954、2 | 张兆均 | 副校长负责全面 | ||
1954、3—1956、11 | 林建平 | 林建平 | 熊明武 | |
1956、11-1958、5 | 李 纬 | 李 纬 | 张冠林 | |
1958、11—1959、7 | 张兆均 | 张兆均 | 副校长负责全面 | |
1959、9—1960、8 | 张宜昌 | 张宜昌 | 副校长负责全面 | |
1960、8—1964、8 | 郑 棠 | 郑 棠 | 副校长负责全面 | |
1964、8—1969、8 | 苏朝兴 | 苏朝兴 | 副校长负责全面 | |
1969、9—1972、10 | 学校迁往顿梭公社,校名改为顿梭中学(资料不全) | |||
1972、9—1973、9 | 屈伟昌 | 屈伟昌 | 陈 卫 | 1972年4月复办高州二中 |
1973、9—1978、12 | 梁昌符 | 梁昌符 | 张焕英、陈 卫 | |
1978、12—1979、6 | 苏朝兴 | 苏朝兴 | 张焕英、陈 卫 | |
1979、6—1981、3 | 邓沾霖 | 朱玉凤、谭煜祺 | ||
1981、3—1981、9 | 邓沾霖 | 洗太成 | 邓沾霖、朱玉凤、谭煜祺 | |
1981、9—1981、11 | 邓沾霖 | 周汝欣 | 邓沾霖、朱玉凤、谭煜祺 | |
1981、11—1987、11 | 邓沾霖 | 江和佳 | 邓沾霖、朱玉凤、谭煜祺、苏卓材 黄泽雨(85年1月起) | |
1987、12—1989、6 | 邓沾霖 | 邓沾霖、梁 虞、冯卓生、黄泽雨 | 邓沾霖负责全面工作 | |
1989、7—1992、7 | 邓沾霖、黄仕绵 | 黄仕绵 | 冯卓生、黄泽雨 | 第一届教师聘任制 |
1992、7—1995、7 | 黄仕绵 | 黄仕绵 | 黄泽雨、黄庆辉、车茂道 | 第二届教师聘任制 |
1995、7—1998、7 | 黄仕绵 | 黄仕绵 | 黄泽雨、黄庆辉、车茂道 | 第三届教师聘任制 |
1998、8—2001、7 | 黄仕绵 | 黄仕绵 | 黄泽雨、黄庆辉、车茂道 | 第四届教师聘任制 |
2001、8—2004、7 | 黄庆辉 | 黄庆辉 | 黄泽雨、赖治锋、钟振和 | 第五届教师聘任制 |
2004、8—2008.7 | 吴汉召 | 吴汉召 | 钟振和、张心贵、蓝海东、马小梅 黄泽雨(04年8月起任副书记、工会主席) | 第六届教师聘任制 |
2008、8—现在 | 赖治锋 | 赖治锋 | 钟振和、夏承志、蓝海东、叶梅青 | 第七届教师聘任制 |
高州二中可谓英才辈出,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远在革命战争年代,高州二中就培养了大批为争取民族解放披肝沥胆的革命志士,如沙田起义总指挥李雅可,广东南路游击队总指挥梁弘道、李一鸣等等。在军政界,有原广东省军区后勤部部长邓吉趋,原广州空军师政委邓震林,新疆部队原某师政委黄光海,原重庆市市委副书记龙若虞,原广州市副市长杨毅,原茂名市市长黄春藻,等均出自高州二中。在学界,有参与神舟5号、神舟6号研制的中科院空间科学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吴汉基,著名画家丁衍镛,著名生物学家、华师大生物系博士生导师莫熙穆教授,著名版画家卢西林,地质学家李四光秘书兼地质报主编张祥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商界,有香港著名实业家江茂森、赖鸿汉等名流。
丁衍庸(1902-1978),高州市谢鸡镇茂坡村人,1920年茂名县立中学毕业,后就读日本川端画学校、东京美术学校。擅长西画、中国画、书法。西画宗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人体素描基础浑厚,色彩绚艳、线条简练,有“东方马蒂斯”之称,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倡导者之一,现代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
卢西林(1925-),广东高州人,中国著名版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曾任茂名市文联副主席、茂名市美协首届主席、高州市文联副主席。1996年荣获中国版协颁发的鲁迅版画奖。
江可伯(1926-),高州大井镇霞降村人,燕京大学毕业,1948年赴美国留学。获美国俄亥俄州威士丁堡大学法学士,后入美国史丹佛大学研究院及州立华盛顿大学研究院研读,获商学士。回香港后曾任珠海书院校长。1963年出任东华三院总理,博爱医院总理,三益宗亲会理事长,珠海书院暨大同中学董事长兼校监,高雷旅港同乡会会长,高雷中学校董,茂名及高州县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现任香港安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兴旺证券公司董事长,附属机构有安达旅运、安达观光、燕京旅运、燕贸、首纶等五家有限公司。
莫熙穆(1915 -),广东高州人。著名生物学家。1938年毕业于广东省立勷勤大学生物系。1958年赴苏联莫斯科农学院植物生化专业及苏联植物生理研究所学习。1961年回国。曾任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主任。广东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
吴汉基,广东高州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参与我国电力火箭发射试验的研制工作,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工程研究,贡献巨大,受到国家级嘉奖。
梁弘道(1910-1945),高州人,1928年毕业于茂名县中学,后就读上海暨南大学。在“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他接受了爱国思潮,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曾任广东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大队长。
龙若虞,广东高州人,曾任重庆市委副书记。
杨毅(1918-1996年),广东高州人,1938年7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起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离休前任广州市政府顾问、党组副书记。
黄春藻,广东高州人,中共党员,曾任高州县委书记,茂名市委副书记、茂名市市长。
地址:广东省高州市区兴教路
邮政编码:525200
高州市第二中学词条图册更多图册